這是我無意間看到的一篇文章《騰訊和 DCloud 最近放大招搶地盤,Donut 和 uni-app x 你選誰?》,感覺有點意思,未來播客有可能邀請到 DCloud 的保哥返場做嘉賓分享。這裡帶讀做個介紹。
大部分是我的感受,一部分是原文,原文的部分我會標註。
原文講到,目前一套代碼做跨是經濟又實惠的選擇,目前的方案有 React Native、Flutter、uni-app 和 taro 等。目前國內做小程序有優勢的 uni-app,目前騰訊搞了多端框架 Donut,uni-app 搞了 uni-app x。
我以為都是新東西,發現也不是,這裡自己做個介紹。
Dount#
這是騰訊做的東西。
快速一翻,微信小程序可以一鍵轉 app,這裡應該還好理解,就是 api 做映射,微信小程序能做到的能力,對應 app 也給權限,微信小程序做不到的 app 也做不到。
對開發者來說,先在平台上開通相關權限,小程序開發者工具會多一個功能,允許本地編譯生成安裝包,就可以本地調試了,全程倒是很簡單。
幾個值得一說的點:
- 和微信結合比較好,喚起微信登錄、手機登錄、蘋果登錄什麼的,看文檔只需要調整參數就能實現
 - Dount 格外強調開發者空間,可以類比公眾號的開發者綁定。
 - 為了減少體積,把一些特定平台功能拆為 SDK,比如 ws、藍牙、lbs 模塊等
 - 小程序珠玉在前,哈哈隱私協議不意外也專門進行了介紹
 - CICD 構建可以支持雲構建,構建消耗次數
 - 消息推送也內置好了,用的是騰訊雲推送
 - lbs 廣告等都用上了,確實量大管飽
 - 還沒看到源代碼裡怎麼引入原生 SDK 做能力拓展。
 
看下最近的更新頻次如何
- 移動應用助手,大概一個多月兩個月一次發版
 - ios 這邊小版本,到 1.1.2 了看不到時間
 - Android 這邊到 1.1.0 了看不到時間
 
沒了,和開源沒啥關係,是封閉的。
uni-app x#
一套代碼,在 ios 編譯為 swift,在 Android 編譯為 kotlin,純原生,沒有使用 js 引擎和 webview。
源碼是開源的。https://gitcode.net/dcloud/hello-uni-app-x
整體上 uts + uvue
- uts 語言 - uni type script。會被編譯為 js/kotlin/swift
 - 和 ts 相似,做了一些約束,一切為了跨端,沒有 js、js 引擎的概念,是一門語言
 - uvue 替代的 html+css,可以理解為框架,基於 uts 兼容 vue 語法
 - 畢竟最終都是純原生,沒有各種中間層通信損耗
 
果然是靠近技術,貼了代碼,看著是 vue2 的 options 語法。
- uvue 暫時不支持 setup
 - uvue 只支持 flex 布局
 - 放了一些組件,容器、文字、圖片、富文本、輸入框相關、音視頻等
 - 一些能力還在開發,主要是一些組件能力
 - 截止目前,只實現了 Android,ios 的 swift 還在開發
 - 自動化測試額外提及
 - 歷史兼容遷移額外提及
 
思考#
從一篇文章出發看到了兩個不同的技術方案:
- 現成項目轉 app
 - 開新坑做 uts 轉原生語言
 
都是挺好的思路。
Dount#
但騰訊雲開發說改就改的歷史,如鯁在喉,希望能持續做下去,技術不開源,一旦放棄了就沒了,經驗都不能復用,而且如果用了騰訊未開放的能力,或者遇到了問題只能等待官方下場解決。如果看一眼小程序的論壇,心會涼半截。
uni-app x#
再說 uts,開發工作量我認為是巨量的,投入多少人力去一個一個扣。
目前開源的是 uni-app-x,簡單做個數據探查。
目前投入小半年,看 git 提交是六月初開始的,參與人員是 21 個郵箱,可能還包含了公司郵箱個人郵箱對應一個人的情況,投入了不少程序員去做。整體提交大概 600 多次,當然只是個數據,不代表什麼。
上圖是提交十次以上的記錄,有 14 個人頭 by git shortlog -sne,開發分支更領先一點,差異不大。
這是代碼統計。歸類 uts -> ts 归类 uvue -> vuejs componet
-------------------------------------------------------------------------------
Language                     files          blank        comment           code
-------------------------------------------------------------------------------
Text                             1              0              0           2598
JavaScript                      67            261            231           2272
JSON                            15              6              0           1535
Vuejs Component                  9             43             44            670
CSS                              3             51             17            226
HTML                             2              3              4            111
Markdown                         4             21              0             51
SCSS                             1             14             25             37
TypeScript                       1              3             23             16
INI                              1              1              0              8
XML                              1              4              0              5
-------------------------------------------------------------------------------
SUM:                           105            407            344           7529
-------------------------------------------------------------------------------
忽略第一個 txt。
看辛苦程度 git log --pretty=format:"%ad" --date=short | uniq -c
展望#
整體看下來還挺震撼的,騰訊這邊平台力度大,相比也投入了不少人去做兼容。uni-app 也是,我針對提交次數也瞅了瞅,不容易。這還只是開源放出來的,肯定還有沒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