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宝Otto

辛宝Otto 的玄酒清谈

北漂前端程序员儿 / 探索新事物 / Web Worker 主播之一/内向话痨
xiaoyuzhou
email

快速翻閱了 React Native 的官網

快速翻閱了 React Native 的官網

端午假期愉快。假期快速翻閱了 React Native 的官網文件,說一說感受。

背景#

目前工作的緣故,在處理 uni-app x 更新到 iOS 上的一些邏輯,不知道目前 uni-app x 進化到什麼程度了,想看一看 React 這邊的跨平台方案,也是毫無爭議的 React Native 的官網,怕自己忘了順手總結了一些筆記,[[速通 react native 官網]],文章就不發了,都是零碎筆記,這裡對比 uni-app x 說說自己的感悟。

訪問 React Native · 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

image.png

網站閱讀體驗#

作為小白,我看過 Flutter/Android/Swift 的官網,想從純小白角度去看,app 怎麼快速跑起來,有沒有教學指導。我感覺這些網站一般,不過比 SpringBoot / MySQL 之類的網站好,最起碼審美是現代的。

閱讀 React Native 感受還好一點,從整體結構上,還是遵循了技術網站的幾大結構: Guildes 入門指南、Docs 系統文件、API 索引、Playground 預覽。

快速見到效果#

因為沒有辦法在網頁上預覽客戶端的效果,但借助一個殼 app,也就是 Expo,可以隨時掃碼預覽效果,非常直觀。React Native 技術現在完全推薦 Expo 這個框架了,純小白也可以通過 npm 的命令行快速啟動一個 Demo 應用,本地實現效果。

有趣的是,在快速上手開發的過程中,不需要刻意講述 Android Studio 和 XCode ,感受還挺好的,不像 Flutter,勸退外行。

從初學者角度看,通過引入一個框架,我認為是非常好的,複雜的內容往後放,需要了自然需要認真啃。對比 uni-app x,因為有 HBuilderX,天生屏蔽了很多概念,也算是框架的對比實現。

時刻牢記,對初學者,對剛入門的用戶來說,太早暴露參數不好,先屏蔽細節,跑起來,需要優化、高級功能了再說,是合適的。

系統學習愛好者#

在 Guilde 的 Basic 部分,只介紹了最常規的概念,我認為也是對的。

過了基礎部分,開始系統講述時候,我覺得也很好,從軟體的開發生命週期角度看,開發之前的環境準備、整體工作流、如何布局畫頁面、調試、自動化測試、性能調優等,逐步展開了。繞不開的原生交互部分,也是先介紹了 NativeModules 才繼續展開。

遺憾是,我作為新手,看完了也沒理解現在所謂的 Leagcy 結構和新架構現在是什麼狀態了,沒搞懂。RN 好像架構上變了,但是沒看懂現在是過渡什麼階段了。

文件不支援多語言#

官網不支援多語言,但是看到有一個人在維護 RN 的中文網站,民間的版本。

React Native 中文網・使用 React 來編寫原生應用的框架

怕更新老,沒敢多看。後來隨手點了點,好像也不是很新。作者可能是極客時間課程的作者,有課程的導流,也有周邊產品的導流。

想了想,不支援國際化也是常態,只有前端相關的這些庫,國際化更新的比較及時。還是工作流沒人去搞。

強調框架而不是自由組合#

我一開始都沒意識到,Expo 不是 RN 官方出的。果真是 React,有點類似於 React 和 Next.js 的關係:鼓勵使用框架,而不是自己拼裝編寫一堆配置。

看落後的中文文件時候才看到,原來鼓勵 react-native-cli 這個包。在官網中目前,需要刻意找才能找到介紹入口。苦口婆心推薦框架,如果你堅持習慣自己組裝,也留了尾巴。

進入 expo 的官網,比如我想使用相機的原生 api,可以安裝一個插件來完成,這也是一個生態了,有點類似於 Ionic。提供殼容器、提供插件生態。

開放架構#

React Native 官網只維護 Android 和 iOS 兩個平台,對 web 的支援是社區、第三方來維護的。比如 windows/MacOS 也是社區維護的。創建一個新架構,也有蹤可循。

不過我順手搜索了 React native Harmony ,沒有結果。

額外延伸#

特別喜歡 xlog,我觀察到 xlog.app 的客戶端,也是使用 expo 來做的,本身是開源的,未來或許可以進一步看看。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